Park Life
企划营销部 杨成羲
发布时间:2017-07-04 09:32:00
一个星期二的早晨,60岁的哈罗德收到老友奎尼·轩尼斯的信。奎尼在信中说,他得了癌症,在贝里克的一家疗养院。
哈罗德打算亲手把回信送过去,尽管他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,奎尼在英国北部苏格兰,两地相隔甚远。与一名加油站女孩聊天后,哈罗德决定步行去贝里克,他相信,只要自己走过去,奎尼就能活下来。因为这个信念,哈罗德历时87天,步行627英里。
读完《一个人的朝圣》,我心中升起淡淡的忧伤,作者蕾秋·乔伊斯在诉说什么?我想,绝不仅仅只是想讲一个故事。
彼时哈罗德已年迈,在途行中经历的种种磨难,让他回忆起自己的过往:在自己年幼时离家出走的母亲、将16岁的自己逐出家门的酗酒父亲、离世的儿子戴维、隔阂至深已分居的妻子莫琳……相比途行的痛苦,这些让哈罗德更受折磨。
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,他的妻子莫琳也在想,为什么与丈夫走到了如此地步。莫琳将儿子戴维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,认为他不是一名好父亲,从未给过戴维关爱。直到她翻看了一本相册,看到父子两人的合影,感受到他们也曾努力改善关系。
在哈罗德行走的时间里,他们都得以安静下来,直面了20年来都不愿面对的内心世界。他们发现,彼此都深爱着对方。行程结束,两人的隔阂得以化解,莫琳搬回了家,想起一起经历过的美好,他们都笑了。
全书前半部分节奏较慢,越往后越迫切,读到最后让人有些不舍掩卷。哈罗德的徒步之旅,从一开始的无意识到后来的坚持,像是经历了一趟人生之旅。在路上,他直面内心,自我反思,坚定信念,接纳自己。这一个人的朝圣,更是一次自我的救赎。
我认为,每个人都需要有一趟只属于自己的旅行,只为与那个真正的自己对话。作者用这个残忍却不无温情的故事提醒我们,与坚持同样重要的还有放下。一个人的朝圣,与其说是走在路上,不如说是走进内心,只有勇敢面对过去,感悟关爱真情,才能打开心结,最终获得理解,收获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