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k Life
佳园3栋 赵玉梅
发布时间:2017-05-02 16:49:00
我自年少时喜欢读书。曾以为一书一案便是生活真谛。
学生时代,家里穷困,无书亦无闲。每逢同学手持一卷未识之书,无论如何也要借上一借。至深夜无人无活之际,偷偷于被窝中借老旧手电的一丝微光,始得欣欣阅读。虽蜷缩之姿易累筋骨,竟也往往半宿沉醉,而浑然不觉。早起四肢头颈皆是酸痛,眼睛通红,亦每晚甘之若饴。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,夜夜得以徜徉,每每有所收获,兴奋使然。
后来离乡,立业成家,终是为柴米油盐生活琐碎牵累,连少年时的片刻偷闲也不再寻觅,心境也不如当年。读书之事,忘却脑后,如此二十年余。
如今女儿已上大学,一路孜孜不倦读书求学。我的生活终于不如以前繁忙,但是早已习惯每日上班与持家的两点作业,即使夜晚无聊,也最多看看电视里的故事,网页里的新闻。日子平淡如水,其实也可以说是无甚追求。一日,女儿递给我一本书,说:“如果你有空的时候看看书,或许能多了解我。”那是一本《半生缘》,我少年时崇拜的作家张爱玲写的。
短暂的诧异后,我接过书。不得不承认,女儿长大后,我们的话题就越来越少。我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局面,只知越说越错,只能保持沉默。抚摸着那本装帧精致的《半生缘》,心中不由感叹,少年时的读书兴致早已被生活琐碎腐蚀,如同我与女儿曾经的亲密关系已褪色单薄。
除了时间与距离,到底是什么,让我与自己疏离,与女儿疏远?
女儿曾说,她通过阅读探索世界,读的书越来越多,她的世界便越来越大。或许,从我不再凭兴致读书的那一刻起,我与心的距离便越来越远。我终于打开了《半生缘》,也逐渐拾起很多很多年前的感动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的视力开始减退。一方面,更加珍惜能够阅读的时光;另一方面,也担忧好不容易重新开始扩张的精神世界,到将来看不见时该怎么办。那时的我,又该如何与女儿相谈,如何与更加年轻的后代相处?有一天,我把担忧诉说给女儿。“当你年老眼昏,我为你读书!” 我从来没有那么快收到女儿的回复。